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硫化
氢腐蚀产物的不同结构,腐蚀科技中心
最近购买了交互式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
套装,晶体合成器 1.4.4。晶形结构是由来自
于网上数据库的晶体信息文件(CIFs)而产
生的。CIFs 是报告个体结构的晶图数据的标
准方法。个体结构包括,单原体,原子配
位和空间结构。使用晶体生成器的优点在
于生成的晶体结构可以人为的操控,显示
配位,基本的测量(键的强度/角度,密
度)。此软件方便使用,生成的晶体结构
图片可以用在报告,文章,幻灯片,计划
书等等。更为重要的是,晶体生成器可以
给科研人员一个视觉上的感觉,可以帮助
研究人员更好的理解腐蚀产物,比如碳酸亚铁(FeCO3),硫化亚铁,
四方硫铁矿(FeS), 硫铁矿 (FeS), 磁黄铁矿 (Fe1-xS), 菱
硫铁矿 (Fe3+xS4), greigite (Fe3S4) and 黄铁矿 (FeS2)
。四方硫铁矿和 硫铁矿和黄铁矿是硫化
氢腐蚀体系及腐蚀中心正在进行的研究
项目中最常见的腐蚀产物。每相的理想
分子式都是FeS。在从结构上来讲,四方硫
铁矿和菱硫铁矿的晶格结构是完全不同
的。每种相体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&
的。

四方硫铁矿是层状的硫化亚铁
。它的分子式是 Fe1+xS,是一种非理想配比方
式。在硫化氢腐蚀体系中,它往往是在温
度低于100oC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。四方
硫铁矿的单元体是四角形结构: a = b = 3.6735 Å, c = 5.0328
Å, c = 5.0328 Å; α = β = γ = 90°.因此,它往往被成为四
方硫化亚铁。图一显示了一个单体结构(
棕色是铁,黄色是硫)。铁原子位于正方
形表面的四个定点及中心点。正方形面位
于单元体的反方向。硫在单元体的长轴方
向。单元体的长轴对应硫化亚铁层堆积的
方向。图二展示了多个单位单元体的二维
机构。放大的晶体结构显示铁原子镶嵌于
晶体的每一层中,四面与硫相连(图三)
。四方硫铁矿层显示了Shannon半径 (亚铁离子
半径 0.63A, 硫离子半径1.84A)。 这更准确的反
应了晶格的实际和相对的原子大小,见图
四。层间足够远的距离使得不同的物种可
以在层间停留或移动。 Wolthers 等人已经提出
假设:在四方硫铁矿形成时,水分子可能
进入它的晶形结构。

在腐蚀体系中,硫铁矿和磁黄
铁矿往往在温度大于100oC 产生, 但是在低温
下,如果反应的时间足够长,也可能产生
这些相体。图五显示了铁和硫原子的六角
分布。硫铁矿的单元体参数是: a = b = 5.9650 Å, c =
11.7570 Å; α = β = 90°, γ = 120°. 和四方硫铁矿不同的是
,硫铁矿具有三维框架。需要指出的是,
硫铁矿的密度(4.835 g/cm3)远大于四方硫铁矿
(4.298g/cm3)。图六描述了硫铁矿的晶形结构
和硫铁矿的配位特征,Fe:S = 1:1. 图7 显示了硫和
铁的六角八面的晶形特征。磁黄铁矿和硫
铁矿具有一样的框架结构,只是磁黄铁矿
的晶形中缺乏铁原子。磁黄铁矿的分子式
可以写成Fe1-xS, 或者 FeySz, 其中x < 0.20。 晶格中的
部分Fe2+ 被Fe3+替代以达到与S2-的电荷平衡。

CC-JIP长期的目标是研究在发生局
部腐蚀的条件下,硫化亚铁的形成及不同
相体之间的相互转换


References
(1) Lennie, A.R.; Redfern, S. A. T.; Schofield, P.F.; Vaughan, D.J. Synthesis and Rietveld Crystal Structure Refinement of Mackinawite,
Tetragonal FeS. Mineralogical Magazine 1995, 59, 677-683.
(2) Wolthers, M.; Van der Gaast, S.J., Rickard, D. The Structure of Disordered Mackinawite, American Mineralogist, 2003, 88(11), 2007-2015.
(3) Skala, R.; Cisarova, I.; Drabek, M. Inversion Twinning in Troilite. American Mineralogist, 2006, 91, 917-921.


To download an English pdf version of this click here.